上下求索 韵致幽深 ——西丁艺术赏析
文/戴刚毅
前不久,西丁将他的《西丁艺术》送我赏阅,相当罄快。
这本写意水墨画册的苍润的笔墨抒写的古代人物,椴括、简练、单纯、传神,使人为其精神意气所动,在具体的对象之外,画面之中,彷佛另有一种可察觉而难以言传的生动意态和诗情。作者喜爱幽深静穆的境界,他的作品着重表现静态美,追求静的意境,他将动势寓于静态之中,在宁静中充满张力,蕴蓄着强劲的生命。追求崎岖苍古的格调。作品恪守“儒家哲理”随心所欲不逾矩,发乎情而止于理义,化作大多风骨豪放强健,气魄雄浑,均出于用笔的力度,经营的气势,每画奇峰怪石,穹枝老干,苍劲内的用线浪锋侧逆写出,刚柔相济,体现一种雄强的内在力量。
西下自名画室寻无斋,取不断求索之意。他的画意境求静,主空阔流动的气韵,重感悟,须静观,在空间境象中蕴涵着主观情思。在时尚多元的现代,他的作品属“受之于眼,游之子心“,澄怀忘虑,物我融会。此境惟于静穆之中方能得之,似乎只有靠禅学中的静悟才能感受。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视觉的艺术,他本身的特点就是静止的,他能在凝化了的生活的某一个瞬间境象中抒发感情,表达思想和概括生活之美。而自然的,生活及人的思想感情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中,以静止的空间视觉形象表达宇宙万物的律动,存在着根本的局限,它只能以局限表现无限,化被动为主动,这就是他的艺术魅力所在。西丁的写意水墨,澹然简洁,画若散缓而神趣油然,《赤壁赋》观其用赤壁赋文有层次的赤红的崇山峻岭,云壁万仞,奔滩巨壑,岚雾杳闵,上不见顶,下逮山麓,如身在万山中闻猿啼豹哞之声,松风溅瀑之声,恍若尘世之外,灵境奔会,使人神襟湛然,不出案乘间而得清恽淡忘之娱,贯道雄旷之气。《酒逢知己千杯少》、《曹雪芹》《相马》《对弈》《清谈图》等,苍浑沉古,兼备诸长,古趣晶然,有的墨张外晕,迥出天机,新意警拔,思而得之,其飘洒直率,皴擦点画,涉趣不穷此乃物境与心境合,便可实境而人化境,空灵奇变,无所挂碍,意参造化,左右逢源,呈恬淡安适神态,故观每幅画都觉得敦实,内向,储存着饱满的生机。清恽南田所云:作画须有解衣批盘礴磅若无人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浪籍,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矣。西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走中国画自己的路,以浓淡晕染强调墨韵,他的艺术创新显然不是断裂式的生造,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理念,中国画意境求静,气韵求动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将情与理的统一,渗化到形神与气韵之中,构成中国画不同于西画的艺术境界,同时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品位、人生态度和没有丝毫媚俗的心态。
西丁的作品讲格调,讲神情,也就是要表现高尚的情操,这也就是思想性,有所表现、有所追求。状物寄情,寄托思想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手法之一,他画中除了人物之外的松树、明月、岩石、飞雁题跋等, 使自然美与作品的内涵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同时建造自己独特的画面结构,置阵布势随机取舍,努力从真实美的自然结构中分离并独立出来,取得自身价值,在这一点上与现代艺术殊途同归,不谋而合,处处匠心独运,体现了娟紊以《距离美》是画册中唯一一幅水墨漫画,将中国西部民俗风情,通过诙谐,幽默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提化感觉的生劫传递。这幅画在街头展出时,观者无不称赞。
艺术贵乎天然,禁忌凿痕外露,西了深谙于此。其作品汲取中国传统艺术营养,并不是表面化的,而是一种新的审美意象的发掘。
画品多与人品相通,观其画如见其人,西丁淳厚深沉,正直耿介,在艺术上孜孜不倦开拓进取,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楷模。
《商海风情》
日期:2015-12-29 19: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