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淡精致 格在其中 ——西丁绘画印象
赵农
西丁的故事还是应从漫画开始。
虽然现在的西丁已深入到文人水墨画的领域,以“走独木桥,避阳关道”的执著、顽强独特的艺术信念,描绘着五千年古国的文明,张扬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形成精雅平和、清新隽永的绘画风格。
青年时的西丁从巴蜀之地穿越秦岭兴致勃勃地来到西安,只是单纯地想找一个画画的地方。此后长期的报社工作使他的漫画收获丰盈,漫画恐怕是所有画种里最能体现智慧的艺术形式。它的不可重复不可模拟的艺术特点,迫使画家在艺术探索中绞尽脑汁去试验新的手法,并逐渐展示出自己的特色。漫画是艺术家真诚善良不作修饰的心声。新闻职业的敏锐和艺术家的情感,使西丁漫画往往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像早期的漫画《冠冕堂皇》、《朝三暮四》等等,今天看来任不失其意义。
西丁一开始便在宣纸上用水墨进行漫画创作,这缘于他少年时在芥子园画谱上研习的经验,也为他多年之后重操文人水墨画产生了契机。他在宣纸上尽情地宣泄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艺术认识,并确立了“水墨漫画”这一基本形式。而水墨漫画使中国绘画的传统形式与近现代盛起的漫画艺术结合,将漫画的幽默,讽刺的鲜明本色在温润绵丽的宣纸上展现,增添诱人的魅力。
大凡漫画家在知识领域中都是一个杂家。正缘于漫画家丰富的知识和聪颖的智慧,才能在漫画创作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从而将许多奇特现象昭示出来。西丁是首先涉足科普漫画和广告漫画的作者之一,他鼓吹科学,消除愚昧,形成社会精神文明的宣言,他的《并非奇谈》、《世界动物运动冠军赛》等等,别具一格,令人忍俊不禁,扩大了漫画审美的范畴。
广告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西丁曾画出了一批极富趣味的广告漫画。如《刮目相看》《赖氨酸面包》、《气煞霸王》(叉车)、《厨师的王牌》(味精),《无缝可钻》(防盗门)等等。将生活、社会、经济的人间万象绕有情趣地表现出来,增添艺术的趣味和特色。广告漫画的出现拓展了漫画艺术的空间,使漫画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出现了崭新的内容,亦为漫画家们走进现代经济市场铺垫了坚实的基石。
然而西丁认为:人始终是漫画家注意的中心。爱憎分明是中国漫画的特色和传统。西丁作为一个漫画家,始终真切地去感受生活复杂和人生矛盾。他将目光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每一瞬间,关注着时代进步中泛起的浪花和泡沫。他的漫画作品《进口烟》、《雾茫茫》、《乡音不香》、《喧宾夺主》、《点石成金》等等,直面人生,入木三分地揭示社会的许多不良现象,呼唤人们的良知。从这些真诚描绘的漫画作品中不难看出画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满腔热情。”
尤其是他的作品《心胸》,曾以构思奇巧,造型别致的艺术特点,给人深刻印象。人的心胸因为宽厚与狭隘在生活中演义的故事屡见不鲜,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无法摆脱的惰性,是事业成于宽容而败于狭隘。《心胸》以夸张的形式讽刺了许多“官”气十足的人物,引起读者的警惕和欣悦。
1979年西丁调入陕西美协,后来长期担任秘书长工作,尽量地以宽厚、民主的工作方式平复被文革伤害的众多的美术家的心灵。一度时间陕西美协的工作生机勃勃,引人注目。石鲁生前说过一句很动感情的话:西丁是个实干家。即使西丁卸去美协领导工作的重任之后,任然组织和领导着陕西的漫画组织——《金箍棒》漫画学会,使这个组织成为全国最活跃最有成绩最具团结精神的漫画团体之一。
蜀水巴山的灵秀顽强以及秦腔的高亢嘹亮塑造出西丁的艺术性格。他“有意回避”一些其他画家表现过的题材和手法。将艺术思维引发到机智多变的灵感之中。而后他成功地画出了一组《陕西风情》的漫画。以幽默、生动、自然的笔调画出秦人的生活漫像。巧中寓拙,虚中见实,以点带面,俗中见雅,既有秦砖汉瓦的朴实,亦见水浸墨染的韵律,一经面世即引起热烈反响。“风情漫画”引起人们的惊喜、关注与议论,再一次深化了现代漫画的意味。
纵观西丁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他始终处于在漫画中求新求变求雅致求淡泊的不停探索中。从水墨漫画的尝试,到科普、广告漫画的探索,以及风情漫画的开拓,西丁的笔在变,思想也在变,自然这往往是生活和时代在变新求异的氛围为艺术家造成艺术变革的契机。
1989年,西丁又着意于中国历史人物画的探索。很快,他画出了一批亦庄亦谐,水墨淋漓,带有强烈文人倾向的历史人物画。他试图将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研究心得,通过诗词、书法、绘画、印章的复合意象来表现,自然这其中也不乏漫画的影响,亦构成了西丁历史人物画的特征。他讲究用色构图的对比,点线虚实的处理,人物情感的瞬间把握,他将对生命、社会、历史诸多问题的思考融进笔端,勾勒涂抹、皱擦点染,宏观中把握气势,细微处留心笔墨,数易其稿,反复推敲,从笔墨积累中见变化,从形式研究中见机巧,不变之变,变之不变,万般言语尽在此中。
西丁面对着他笔下塑造出来的饮中八仙,杜甫、达摩、钟馗、扬州八怪,等等,天意情趣,皆在其中。特别是《赤壁归舟图》的处理更见风格。将奇文如岩石耸立于画面之中,成赋于赤壁,赤壁之赋。而见作者妙思神虑,匠心独具。西丁毕竟是积累了多少年的漫画创作。他在文人画创作中无意中渗入了许多漫画的经验,在人物形象上夸张、变化、组合,不断用符合审美欣悦的感受去完善画面,成精心绘制,或寥寥数笔,在清淡中显浓郁,疏远中见密集。终于将巴山蜀水的风融进黄土高原的骨中,使细腻与豪迈结合,形成双重美学特色。
中国文人画的生命意识萌发与知识分子对自己命运的细致思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张扬和超越,对人间的万般是非的重新审视,因而集易老庄禅的文化要义而行墨笔变化于素纸之中,摒弃七彩而化为阴阳二色,掌握众生形象而演成具体程式,在变化中寻稳定,又以稳定而求变化,将瞬间感悟化为永恒的典型。因而无论是山水奇景,还是花鸟佳色及人物诸态,都成一种固定的符号,在一招一式中研制,而削弱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苦大乐成清湛寂静的文人绘画思想,形成太极法则意象,从而表现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人生态度。
西丁终于从艺术思维的动态,以漫画为手法积极乐观的人生感受,到艺术思维的静态,以水墨人物为形态展示从容平静的自我情节和历史意识,是聪颖的,也是清逸的。他不停地变化着艺术的视角,试验着艺术的手法,充实着艺术的感悟,从而升华着自己的艺术思想和美学追求。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已近花甲之年的西丁继续使他惯用的毛笔去描绘和创造出一个澄淡精致的艺术世界,实现少年时代梦境中的艺术辉煌。
《陕西日报》1994年10月15日第八版(周末版)艺林人物
日期:2015-12-30 18: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