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屠呦呦的灵感想到

西 丁

 

     二零一五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个人。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为他获得此殊荣而高兴,但同时又注意到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当然这也是自然的现象。

 

    其一,有人认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的青蒿素是集体的成果,诺奖颁给个人是否合适?甚至一位某大学外籍教授认为,奖给一名发现者是一出“滑稽戏”。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不了解具体情况而产生的。我国政府曾经在一九七八年颁给“523”项目集体奖,以表彰他们发现青蒿素的功绩。我觉得世上奖项很多,各有各的用意和目的,各有各的规则和要求。颁给谁?有一个人的,几个人的,一群人的,一个团队的各不相同。国家对青蒿素的发明,奖给这个团队是应该的。但诺奖的规则是只奖给个人,不奖给集体。仅此而已,无可厚非。一项发明往往是一个团队完成的,但最关键人物只有一个。

 

    从报上得知,为了攻克每年世界上若干万人死亡的疟疾,我国经60年代就成立了“523”项目,60多个单位500多位科学家组成科研大军,屠呦呦是其中一员。此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了二十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药物,国内科研人员筛选了四万多种药物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屠呦呦经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二千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草方集》。供研究者进一步发掘。1971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但经过190次实验均不成功。可是屠呦呦突然从我国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几句话得到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药取汁一般是煎熬的方法,屠呦呦认为此语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以下的方法取汁,果不其然,经过这样的试验,即191次的试验成功了。这就如诺奖一个评委称:“奖项并不是直接给传统的中医药学,而是颁给了一个被中医药学激发灵感的人。”灵感是什么?就是“……突然发出的创造力。……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促使创造活动中所探索的重要环节豁然开朗,乃至得到明确的解决,一般称为获得灵感。” (见《辞海》文学分册)有了这个灵感才促成青蒿素的发明,这个灵感来的多么不容易!它解决了认识青蒿素的关键难题。尽管后来团队在这个前提下接力赛似的奋斗,最终制成特效药,治服了疟疾恶魔,但这个头功,这个原创应当是屠呦呦个人的。这又如另一个科学家所说:“屠呦呦获奖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没有争议的。……比如你发明了面包,他发明了大饼,还有人发明了麻花,但都是面粉制作的,而发明面粉的人是屠呦呦。“

 

    其二,据说青蒿素制成的过程中有几个人功劳最大,其中一位认为:“这个工程就像百米赛跑,有人在开始领先,有人在中间领先,有人在冲刺时领先,并不是一个人一直领先,课题组成员中也是交替领先,互相启发促成的。”我认为此比拟不够确切,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其他人与屠呦呦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屠呦呦起跑以后,其他人是跟进,如果不在屠呦呦所选择的起跑线上跑,其他人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其三,某报在报导屠呦呦的专版中,有一段文字“正如屠呦呦所说:这个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群体。”请注意!这段文字的黑体标题是“荣誉属于科学家群体。”把“也属于”三个字不见了,个人的荣誉被省略了,看来,时至今日,有的人还是舍不得把荣誉奖给个人,不知是什么心理而耿耿于怀。

 

    本来我是个画画的,与科学界的事无关,但有两点,促使我关心此事。一,我青年时代得过疟疾,“打摆子”很凶,医生给我吃了“奎宁”(原是治疟疾的特效药,二战后引发疟疾原虫产生抗药性,所以科学家再次寻找新药。)病治好了,但我的耳朵几天听不到声音,由于当时年轻,后来慢慢能听见声音了,但听力还是没有完全恢复,留给我终身戴助听器的命。二,文艺、 科学创造都需要灵感。所以特别关心屠呦呦的灵感的由来。其实凡是要创造就是今天提倡的“创新”,都是由灵感激发而成的。

 

    世界人类发展到今天,对大自然的认知虽有巨大成就,但还远远不够的,大自然的秘密还需要一代一代人去解密,去创新,去发现。鲁迅先生说:“什么是路,就是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第一个走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当受到承认。应厚待他们,不能慢待他们。

来自: 日期:2015-12-30 19:08:11